微信扫一扫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一、小寒时节的饮食特点
以温补为主: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注重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生姜、羊肉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增强抗寒能力。
注重滋阴润燥: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嘴唇干裂等症状。因此,饮食上注重滋阴润燥,如食用银耳、百合、莲子、雪梨等食物。
节令食品丰富:各地在小寒时节有吃糯米饭、腊八粥、涮羊肉、炖鸡汤等习俗,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黑米粥
食材:红豆,黑米,大红枣,豇豆,腰豆,麦米,花生。
1,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净,放入电饭煲中,预约等待即可,不管是什么时间都不用亲自熬煮,预约上时间,回家就有香浓的粥喝。
2,熬好的粥浓稠好喝,滋补身心,粗细搭配,很适合当下的季节。
羊排枸杞汤
食材:羊排适量,山药1根,黄芪少许,红枣适量,枸杞少许,盐少许。
1,把羊排浸泡出血水以及杂质,稍微用开水烫一下,去除膻味,砂锅中放入清水,倒入羊排,加入葱,姜,黄芪,红枣,大火烧开。
2,开锅后,用勺子撇去浮沫,改成小火,盖上盖子继续炖大约1小时,,把去皮切成段的山药放入继续炖大约15分钟,再加入少许盐调味,最后加入枸杞出锅即成。
合理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能够在冬季小寒最寒冷的季节仍然坚持每天锻炼,那么身体的素质一定会更强,不怕严寒的侵袭。
现代传承与创新
小寒时节的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品味到冬季美食的韵味与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