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 研究表明,粗腰细腿的苹果型身材人群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高;细腰粗腿的梨型身材人群风险最低;”
01 —
腰臀比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腰围/臀围。测量时采用腰节围或最小腰围,不采用脐点腰围。腰臀比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
腰围:亚洲男性平均为73.35cm,亚洲女性平均为65.79cm ;
臀围:亚洲男性平均为88.82cm,亚洲女性平均为91.66cm;
腰臀比=腰围/臀围:亚洲男性平均为0.82,亚洲女性平均为0.72;
02 —
医学意义
来自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腹部周围储存较多脂肪)与任何原因引起的早期死亡风险相关性均较高,而整体脂肪与其无关;相反,臀部和大腿脂肪偏多会降低全因性死亡风险。他们的研究表明:
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便会增加11%;而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死亡风险会增加20%。这两种关联性在女性中表现更强。
大腿围增加5厘米会使全因性死亡率风险降低18%,而臀围增加10cm可降低10%风险。该关联在女性中较为显著,而在男性中无明显相关性。
《欧洲心脏杂志》的相关研究中也证实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选择了2683名50-79岁的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18.5-25之间)的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经过了18年的追踪,结果发现,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的女性比苹果型身材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91%。
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蒂宾根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Tübingen)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教授在《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发表了一篇综述,指出:
体重正常但臀部和大腿脂肪较多的梨型身材女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较低。因堆积在臀部和大腿的脂肪,属于皮下脂肪,有保护作用。
苹果型身材的脂肪堆积在腹部,是内脏脂肪,容易向血液释放脂肪酸,会引起高胆固醇、胰岛素抵抗等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苏青教授和杨震教授课题组基于上海市9520人进行了细致的流行病学分析,结论是:
粗腰细腿的苹果型身材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高;
细腰粗腿的梨型身材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低;
大腿围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即:同样体重,大腿越粗,上述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