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这是第2031篇分享
正文共计2222字,阅读预计7分钟
随着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出炉,郑州都市圈成为了新的亮点,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圈和动力源。
依据郑州都市圈环郑大谋划,除了都市核心发展区外,将统筹多方向联动的区域协同格局,具体如下:
郑州都市圈环郑区域协同格局图 ©网络 仅供参考
郑州都市圈核心引擎区向东的更高水平郑开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和向南强力推进的合作共赢空港门户融合发展区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而向北谋划的更具魅力的沿黄河协同发展区,大家还是没有感觉。
今天咱们就通过新乡刚刚出炉的国土空间规划,来看看这个沿黄河协同发展区和郑新一体化发展的新蓝图。
先来一张郑州都市圈各成员的功能细分和发展定位,如下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向东依然是头号工程,未来将通过主城区和航空港区双核来推动郑开同城化发展。而向北则要推动黄河从“功能分隔区”向“生态魅力带”转变。加强黄河两岸郑州与新乡、焦作的合作共建,推动沿线防洪安全、水系治理、生态保育、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协作组织。特别是要利用都市圈二环高速和轨道交通来联动武陟、平原新区和原阳区域。
好了,十五五规划期郑州除了推动向东、向南、向西发展外,就要跨河了,接下来我们通过下面新乡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来看跨河发展。
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
2035年:高水平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和中原城市群山水宜居名城。
2050年:全面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样板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创新典范。
在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方面
将优先推进区域协同与郑新一体化
把郑新一体化作为推动新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动力源、引爆点,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战略,发挥中心城区在市域协同布局中的统筹引领作用。
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
构建生态保护格局
多廊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共产主义渠、天然文岩渠、大运河等水系和骨干路网形成的生态廊道
多绿芯即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重要生态节点。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构建“一轴两翼一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轴以主城区(包括高新区、经开区)到新乡县、平原示范区、原阳县为主干,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先导区。
两翼以辉县市、获嘉县和卫辉市、延津县为两翼,依托辉县市、获嘉县打造郑新一体化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卫辉市、延津县打造郑新一体化现代农业示范带。
一组团推进长垣市、封丘县一体化发展,建设东部城镇组团,打造长封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完善四级联动现代城镇体系
便捷通达的交通体系
首先将构建多层级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三横九纵”的多层级铁路网,将新乡铁路枢纽打造为中原城市群铁路北枢纽。
其次就是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四横四纵四联”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对外衔接国家级通道,对内连接重要城镇节点。
再次就是优化国省干线公路网体系:高标准打造“七横十五纵一联”干线公路网,
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和质量。
最后有序推动跨黄河桥梁建设:统筹布局跨黄河通道,在现状9座黄河桥的基础上,有序推动10座规划新增跨黄河桥梁的建设。
结语
如果说郑州都市圈市域轨道交通S1的开通,将正式拉开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融合发展,那么向北的市域快线也值得期盼和期待。
从总体规划来看郑新一体化综合交通,如果跨黄河通道能够尽早启动,那么将会对郑新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启动新的助力。特别是高快路网和轨道交通,不仅可以拉近距离,更能方便两岸的往来。从轨道交通布局看,平原新区副城、长垣副城和原阳、封丘、辉县、卫辉、获嘉、延津均有轨道交通连接。
其中,平原新区和新乡县通过S3来衔接、原阳和辉县通过S4衔接、封丘通过新开城际、卫辉通过郑新鹤城际衔接、长垣和延津通过长平市域线来衔接。这些多层级铁路网不仅奠定了中原城市群北枢纽,还能推动郑新一体化快速发展。
大家最期待哪一条轨道交通呢?底部互动区来畅聊吧!
———— / END / ————